|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
专业主义:企业中什么样的人才是专家?
时间: 2009-2-13 上午11:15 用户: 无知井底蛙 专业度: 2950
能够保证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只有纪律,比外在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纪律就是企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它比规章制度、报酬福利更能培养出专家。
大前研一做过这样一个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现在,他再次预言:“任何人都能成为专家。”关于《专业主义》一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政策媒体研究科高桥俊介教授亦有所论述:“专业主义是个常被误用的概念。因为这一概念在商业社会愈发重要,大前研一深觉应阐述这一主题。这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成为真正专业主义的人。”大前研一正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修正人们对“专家”的看法。
在员工大会上,领导经常会说“请大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之类的话,这种情况下的“专家”实际上指的是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专家。大前研一对人们的这种误解进行了纠正,他指出专家是以专业为前提的,而专业是以“业”(即创造顾客价值)为前提,而不是以“专”为前提。因此,专家不是自封的称号,也不是政府部门、学术机构授予的荣誉。只要你能够很好地解决他人的问题,为他人带来价值,你就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假如你是一位管理学教授,无论是给学生以为人处事方面的启发(依我的教学经验来看,给学生讲授管理学主要是教给他们如何为人处事,而不是仅仅告知他们企业如何运作),还是给企业家经营企业以启迪(管理学者如果确实有过成功的经营企业的经验,可以教给企业家如何具体运作企业的技巧;但是如果没有经营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能够贡献的应该主要是经营哲学),或是为管理研究者以理论方面的贡献(对管理理论进行补充、完善或创新),三方面你至少必须做到一个,否则无论你的行政级别或是职称多高,都与“专家”二字无缘。
另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有必要弄清楚“业”是什么。因为,当“业”很清楚的时候,我们才可以通过制度来“对事不对人”,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就是是否敬“业”。当“业”不清楚的时候,因为缺少了顾客这一客观评价来源,我们就只好用道德或权谋这种主观标准“对人不对事”。一方面,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变成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另一方面,即使你再优秀,“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即使你再差劲,“说你行,不行也行”。中国的企业家一贯尊崇《厚黑学》,管理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攘外必先安内”,好像不进行窝里斗就不过瘾似的,正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企业的“业”到底是什么。在战略管理的术语中,“业”就是指企业的战略使命。在德鲁克先生的目标管理理论中,“业”就是指“目标”。德鲁克明确指出,这种“目标”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内部的“人治”现象。
大前研一指出,当我们搞清楚自己的“业”以后,就应该像医生信奉“希波克拉底誓言”(The Oath of Hippocrates)一样对顾客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因为“专家”的词源“profess”一词的本义正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
爱因斯坦说过:“专家必须真切地感受到美丽与道德的善良;否则,他的专业知识只是使他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哈佛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莱维特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通过商品与服务销售其誓言,那是百分之百地让你满意,顾客购买的就是这种誓言。”NTT数据公司前社长青木利晴也有一句名言:“对顾客信守誓言,自己则严格遵守规定。”但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情形却是—“在医院里焦急等候3个小时,然后花3分钟看病”、“医生的主要职责从治病救人变成了开药赚钱”、“医生将针线头忘在了病人肚子里”、“病人不交钱不给做手术”、“做保健品就是做吃不死人的食品”、“几百道工序却发现不了几十吨的三聚氰胺”、“只要交钱就检查过关、通过认证”、“获奖级别越来越高、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对顾客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对种种短期利益的追求中被抛在了九霄云外。
能够保证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只有纪律,比外在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纪律就是企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它比规章制度、报酬福利更能培养出专家。
TCL公司的纪律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一切经营行为都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华为公司的纪律是“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不懈努力”。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华为在总裁任正非的领导下以非常低调的姿态从事着自主创新这种高调的伟大事业,即使被外界批评为“过劳死公司”也在所不惜。
麦肯锡公司的纪律是“优先考虑客户,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如果不能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升迁,必须离开公司”。这种做法使组织内部产生了相当强烈的紧张感,逼得大家拼命学习与服务客户。这样的员工,即使在麦肯锡发展不顺利,也会受到其他公司的欢迎。
在通用电气,无论你取得怎样辉煌的业绩,违背通用电气的价值观的人都不会获得较高评价,如果员工不能信守企业价值观,便只能离开。
如果把纪律比作风筝线的话,那么我们还要设法让风筝飞起来,这意味着还需要对专家正确授权。遵守商业规则和捍卫商业道德的职业经理人对于现今的中国是何等重要,而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出现,还仅是近几年的事。怎么样通过纪律约束、通过授权激励职业经理人,是中国的企业面对的严峻问题。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专家,还需要永远保有好奇心,不断学习,乐此不疲。专家期盼成功,这需要高度的自信,更需要好奇心来推动自信。
大前研一指出,企业变革的敌人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中层管理者,而是好奇心水平居中的人。好奇心不足不仅给组织内部带来恶劣影响,而且由于浅尝辄止地完成工作,更不会受到顾客欢迎。作为一位专家,是不存在退休问题的,真正的专家任何地方都需要,并且这种需要今后会越来越强烈。各种新问题会不断出现在你面前,这需要你不断地学习。
职业化的专家讨厌马马虎虎的工作,因此他们对工作一如既往地勤勤恳恳,即使年事已高,也要亲临一线;即使报酬微薄,也会尽心竭力。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尽管由于情人问题和退休金问题,玷污了自己作为一位“全球最优秀CEO”(德鲁克的评价)的晚节,但他依然是各方面都争抢的人物。因为正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才使得通用电气成为一家“卓越”的公司。
目前,中国社会似乎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凡是只要所谓的“专家”一开口,马上就会招致众骂。专家不敢说(充满“皇帝的新衣”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不大鼓励说实话、说真话的环境)、不用说(专家往往是上级任命或承认的,这种情况下说了等于白说,因为专家往往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不会说(很多时候只能充当合理化的工具,各种各样的论证会变成了论“正”会,可行性报告刚刚递交上去就发生重大事故的情况很常见;或者不能中立地、客观地、抛弃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地行使建议权;或者说了很多外行话、大白话)的情况大量存在,专家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认真读一读大前研一的这本《专业主义》。毕竟,“专家”只是一个名号,“良心”才是做人的根本。 (本文来源:管理学家 )
(© 世界经理人) |
|